责任编辑: rxzjc.com
去年我和一个在伦敦的全职妈妈一起吃饭,当时她正在苏富比艺术学院上当代艺术史的短期课。交谈中提到近期学校组织的一次去私人藏家收藏Cranford Collection参观的活动时,这位太太顺口说了一句:“建立这个收藏的太太没啥事儿干,买买艺术品就做了这个收藏。”
这位还在学习艺术史的太太可能并不知道,Cranford Collection的创始人Muriel Salem在经营这个覆盖了700多件艺术作品的知名收藏所要花费的心血,以及每隔18个月以新的策展思路更换展品所需要的精力。
不过,在平日与各路对艺术饶有兴趣的人的交际中,我发现在伦敦,来自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富太太通过研修艺术史去提升个人修养的有很多,认为艺术收藏是人们有钱、有闲、没事儿干才会“玩玩”的爱好的人也有很多。
买了几件艺术品,并不能成为藏家
其实,好的艺术收藏并不是通过“玩玩”就能建立出来的。世上大部分藏家在沾上了“收藏瘾”后,便开始奔波于世界各地看作品、饥渴地吸收行业知识、关注艺术市场,并通过借展、出席演讲、建立扶持艺术家的基金会或协办驻地项目等多元的方式去进一步运作自己的收藏。
买几件艺术品去装饰家的人并不叫藏家,充其量只能被称为艺术买家。从古至今,许多大藏家的野心早已超越了富人们陶冶情操的“闲心”和仅仅想通过转卖艺术品赚钱的投机者们的功利心。
收藏的至高境界不是在自己位于世界各地的别墅中和日内瓦自由港的仓库里都塞满买来的艺术品,而是实现回馈公众的公益心和对不朽的一种执迷。回馈公众是美德——部分藏家确实享受收藏过程中吸收新知识的乐趣,他们对金钱回报看得很淡,希望把艺术分享给更广的公众。对不朽的执迷算是人性中的一种vice——高层次的虚荣。人们离开人世,带不走金钱和粪土,藏家去世后,一生倾注心血建立的收藏最后可能变成了通过拍卖散落在各户富贵人家中的“孤品”。于是对那些有心回馈公众、或是想在历史上留下一些印记的藏家来说,私人收藏或是被捐赠给公共美术馆,亦或是建立自己名下的私人美术馆——除了定期举办临时展览,私人美术馆中大部分的永久收藏都是创始人和所有者的私人藏品。有人曾打趣说私人美术馆都是“egomuseum”(ego+museum),满足了藏家永垂不朽的私心。
个人收藏品牌的建立
运营美术馆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和管理力。许多没有建立起“实体”收藏展览空间的藏家会忙于将私人收藏做成品牌。和其它产业一样,能够让自己的品牌脱颖而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独特的定位——只买市场宠儿的作品却没有任何收藏脉络、主题观念或社科人文方面专注的藏家,即便拥有再多名贵的藏品也仅仅只能让观者去惊赞其艺术品购物清单的“豪”。当然以豪气的藏品清单打造的个人收藏品牌也不失为是一个“路数”,但是更重要的是,有一些艺术藏家,他们的藏品虽未必是最贵的,却有极强的辨识度,这是因为他们专注于独一领域。
在“对”的时间建立有专注点的收藏,不仅能够扶持一批艺术家的事业,也会对历史产生一定的影响。意大利藏家潘沙伯爵在上个世纪60年代欧洲还尚未消化美国战后极简主义艺术时,前瞻性地一次性收入了大批极简主义和观念性艺术作品,随后将大部分藏品捐赠和出售给美国的美术馆,在丰富那些美术馆馆藏的同时,也让自己名下的潘沙收藏成为了美国极简主义和观念艺术的重要收藏代表。瑞士人乌里希克(Uli Sigg)是最早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的西方藏家之一,从某种程度上不仅是推进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也将中国当代艺术推向了国际市场。
有时藏品的定位反应的其实是个人品味,诸如大藏家David Geffen偏爱的是战后的美国艺术家作品,Jean Pigozzi 关注的是非洲艺术家,还有意大利女藏家Valeria Napoleone 只收女性艺术家的作品,法国夫妇Sylvain 和Dominique Levy 建立的DSL Collection专注于梳理中国当代艺术脉络。这些藏家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运作和推广自己的收藏。Valeria Napoleone 在参与扶持艺术家的非盈利项目上非常活跃,也热衷为艺术爱好者与美术馆赞助人敞开自己的家门,分享自己的私人收藏,这些都增加了她私人收藏的品牌名气。DSL Collection 会定期推出VR美术馆展览,藏家Levy夫妇和女儿Karen Levy也都会积极参与全球范围内的讲座,从而打响其收藏品牌的整体知名度。至于上文中提到的Cranford Collection,除了将藏品借给美术馆和公共机构做展,和Camden Arts Centre合作推出了艺术家驻地项目,他们还邀请艺术家到家里以Cranford Collection 收藏本身为灵感进行创作,之前他们就邀请了当下市场很热的英国艺术家Sophie von Hellermann 重新解读收藏中Alex Israel、Sarah Lucas 、Karen Kilimnik 等人的作品并创作了一系列的可售的水彩画。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在收藏初期就能形成对自身藏品的独特定位,许多藏家都是在买买买和买买卖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和塑造出自己的喜好的。收藏的过程是一个需要藏家耐心思虑和不断学习的过程,需要眼看、耳听、到处旅行看展、了解拍卖、探访工作室并时刻保持消息灵通。可以说,艺术收藏这事儿除了要投入钱,还必须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藏家需要“入圈”
虽然不是所有的藏家都会直接告诉你他们买艺术品是为了资产保值,但每个人都绝对不希望自己买回的作品在几年后变成“破烂”,让藏家们能够做出准确判断和决定的一大前提就是要置身于“圈”里,时刻能听到消息、闻到趋势。
美术馆的展览能够影响一位艺术家的市场,提前掌握未来几年美术馆展览计划等重要信息对藏家来说至关重要,所以许多大藏家都愿意成为美术馆的理事会会员 (Council Members)。
艺术收藏可以是业余爱好,但建立一个有影响力的收藏对藏家来说也可以成为全职工作。这份工作可不像是爬企业的阶梯——虽然画廊会把所谓的金主捧在手心,但是并不是说你变得更有钱了、买到了更贵的作品就能被捧上备受敬仰的藏家神坛。一掷千金当然可以造就轰动的新闻事件,但是经营和运作好一个收藏,更像是一个创业家的工作——做好定位,时刻学习,紧跟市场,在对的时刻做对的投资,同时也要有好的团队配合运作收藏。就算是自身没有对外开放的展览空间,许多藏家也仍然需要聘请全职员工协助做研究,并协调处理私洽和借展给美术馆等等“琐事”。
就像是创业一样,收藏艺术虽然需要有一笔启动基金,但收藏并不仅是有钱人可以玩的“游戏”。历史上有名的藏家Herbert Vogel夫妇一生收藏了5000多件作品,并将藏品捐赠给了包括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在内的多家美术馆。然而,Herbert Vogel是一个邮政员,他的太太则是一个图书管理员,平日两人生活很节俭,却把大部分的收入都放在了购买艺术品上。他们收藏中的许多作品都是在艺术家尚未成名时直接从工作室购买的。意大利藏家Valeria Napoleone 就表示,自己在收藏之初,每年只会买两件作品,每件作品的预算都不超过5万英镑。在艺术家事业早期收藏,需要和画廊建立好的关系,因为画廊在运作艺术家的职业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收藏也好,买卖艺术品也好,行业的部分工作内容就是“社交”。
许多藏家会坦言自己收藏艺术品是为了投资——拥有世界上最大古典艺术和兵器收藏的Chrisitan Levett在法国南部的Mougins建立了自己的私人美术馆,但他却大方地承认了自己收藏当代艺术是为了投资。Nahmad兄弟是世界最顶尖的藏家之一,他们的收藏策略非常“简单粗暴”——买许多许多的艺术品,存在仓库一段时间后再以高价卖出。对在投行出身的两兄弟来说,收益永远是第一位的。但是收藏和纯粹的艺术品投资仍是两件事。投机者通过买入艺术品并在短期内转手卖出获利,艺术品价格的上升是他们判断投资成败的标准。许多藏家也会偶尔卖出一些藏品以获得购入更好作品的资金,或在对的时机卖掉不再符合自己收藏主线的作品。但他们深知,价格蹿升快的艺术家,市场不一定会持续稳定,市场上抢手的艺术家作品也不一定都有长远的历史价值。许多革新性的艺术家未必会马上获得市场的认可,但是藏家们愿意去下赌注,只为购入自己所坚信的那些艺术作品。
可以说,建立起好的收藏,除了要有人文的大爱,也需要有商业的精明。
(本文作者Luning Wang 现居伦敦,从事文化艺术项目咨询、欧洲社会研究,
文章编辑: rxzjc.com